11月23日。今天我们来到了素有“中国长寿之乡”之称的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。在这个美丽的县城里有一位名医,他行医20多年,被誉为“怀化基层医生第一人”,他就是黄付。
来到了黄医生的诊所——渔子坡第一卫生室,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玻璃窗上贴着的“弘扬中医,传承国粹”8个大字。两层楼的卫生室,包括中西药房、诊疗室、输液室、雾化直肠给药室等,在过道、楼梯旁的墙壁上挂满了中医文化宣传板。
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,不仅提升了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水平,而且使广大群众在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,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悠久历史、文化内涵、科学价值、防病治病知识。
在和黄医生交流的过程中,我们了解到,他最初从医时是纯粹的西医。但是在平时的治疗中发现,西医在基层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。于是他开始报班学习中医。由于本身是西医,开始时对中医的理念始终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。
黄医生第一次报的是经方班,学习的第一个经方是桂枝汤。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,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
平时前来找黄医生问诊的患者非常多,记得曾有一位患者找到黄医生,他说自己在医院输液四天,都没什么效果。此患者前来问诊时是夏天,但还穿着厚厚的棉衣。黄医生通过辩证之后,选择桂枝汤为其治疗,按照原方原料,开了几幅药。
黄医生当时也是依照经方辩证施治,过了两天,那位患者过来复诊,手里拿着黄医生开的药。当患者开口说“剩下的药我不吃了,我现在已经吃好了”的时候,这短短两句话使黄医生更加坚信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。
后来,黄医生不只学习经方,还学习了针灸等一系列中医技术。期间,曾拜师于中医药研究院吴官保教授、中医药大学陈俊军教授、湖北王俊宏大师门下深造中医技术。通过多年的学习及运用,黄医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,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黄医生还向我们介绍了学习针灸时的经历。在初学针灸时,老师教完课之后,为了让大家体验针灸的手感,就两两一组,互相针灸。扎痛是不可避免的。就这样一点点的找手感。后来习惯了针灸后,开始自己针灸自己,体验感觉。就这样通过不断地学习、针灸自己,黄医生从一个初学者,变成了高级针灸师。
麻阳县农副产品比较丰富,很多村民都是大量体力劳动者。在长时间过量的体力劳动后,很容易造成风湿、退行性骨病等。风湿骨病、退行性骨病等最大的症状就是痛,所以在麻阳县最多的病患都集中在疼痛科。
黄医生在治疗疼痛时,常使用针灸、针刀、臭氧等一系列的方法。黄医生说:“单一的治疗手段有点效果,但要想疗效最大化,我常常都是进行综合治疗,这样患者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”
在黄医生最初行医的那几年,对于小儿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,常常使用输液的方法。但是慢慢发现,小儿越输液,抵抗力就越差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黄医生下决心,除非十分必要,不然一定不输液。
为了在不影响机能的前提下使患儿疾病达到痊愈,黄医生学习了中药贴敷、直肠给药等绿色安全疗法。不只是治病,他还教给年轻父母如何使孩子避免生病的常识,真正的做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。
黄医生不只是能够治疗常见病,还能够治疗一些疑难杂症。在走访的当天,就碰到了一位年仅14岁的面瘫患者,通过黄医生的针灸、红外照射、中药调理,病情得到极大的好转。
为了不耽误患者的病情,黄医生没和我们说上几句话,就又开始忙碌了,家人送来的午饭都没来得及吃。直到下午三点多,他匆匆的吃了几口已经凉了的饭菜,又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。
他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患者的病痛,他以严谨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同事,他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,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誓言。以兢兢业业、医德高尚、妙手仁心的医者理念,为一方百姓健康造福,赢得了无数赞誉。
在走访基层医疗的过程中,我们了解到很多医生都坚持绿色治疗理念,如今随着规划纲要的推出和落地,中药资源的科学保护、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,已经纳入战略规划。
而此次活动由长春人民药业集团与合作单位共同举办,长春人民药业集团作为拥有上百年传统文化的中药企业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关爱人民,成就自我,善信者远,合规者赢”的企业价值观。
通过走基层访名医的形式,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用药情况,与各地名医名家交流学习,促进企业中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,为基层百姓创造出更多的健康福祉。